日历

2025 - 2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 
«» 2025 - 2 «»

日志分类

存 档

日志文章


2009-08-16

中海油:既未欣纳美贿为何不状告美国司法部?

5{.'*\'  
据今天的新京报消息:自美司法部披露美国控制组件公司(CCI)在全球行贿,在CCI的行贿名单中有6家中国公司,其中包括中石油和中海油后,很快,中海油做出回应,声明称公司的内部调查已结束,“结果显示没有员工收受贿赂”。而中石油及其它几家中国公司尚未就此做出回应。 F.3k}o0N  
hY:yg$N  
美国司法部日前公布的文件显示,CCI从2003年到2007年在30多个国家行贿约236次,由此获利约4650万美元。有6家中国公司也在CCI贿赂名单中。分别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江苏核电有限公司、国华能源有限公司、中国石油材料设备有限公司、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jrx~Z Vw  
uy|wIea(  
昨日,中海油总公司发来声明。声明说,在美国司法部通报此事后,公司就组织了5个调查组对全系统过去8年间与CCI及其代理商发生业务往来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显示,在此期间,中海油共有11个单位(项目)与CCI及其代理商发生业务往来。所有环节均未发现违规现象。 wxbY*R=u  
,8n\z!y"#w  
中海油还称,总公司曾就此事请CCI协助调查。 CCI母公司IMI公司于今年6月22日正式复信,指出:IMI公司的外部律师已告知美国司法部,这些收款人并不是中海油的员工,而是前CCI员工或他们的亲属及朋友。“极可能是这些CCI前员工及其同伙私吞了这笔钱”。IMI公司重申,“并无证据证明这些钱真正到了中海油员工的手中。” t\g~5v]  
Px<n1A?  
据悉,中海油曾向97名员工进行了内部调查。“结果表明,中海油所有参与CCI产品采办工作的商务合同、工程技术人员及主管领导等人员全部作出了书面承诺,保证没有违反廉洁从业相关规定。”此外,中海油与CCI公司进行了多次沟通。CCI母公司中国总裁向中国海油复信表示,“并无证据证明这些钱真正到了中海油员工的手中……” !fZp1u|T  
HYcI`g  
且不说这种自我调查的可信度有多高,就是这个“对外沟通”也很有趣:“被曝受贿者”向“被曝行贿者”讨清白,让行贿者怎么回答? v< {EScG  
NG'hEi-0  
我们当然愿意相信本国企业是清白无辜、纯洁无瑕的。既然如此,美国司法部就是对中海油进行诽谤。作为中国石油三巨头之一,中海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的声誉直接关系到它的市场价值,牵涉到它的对外形象。美国司法部竟然光天化日诽谤咱,岂不是欺人太甚? \T{S]2xj  
[j86tZAd  
中美两国都有法律,两国的法律不够用还有国际法。强烈建议中海油拿起法律的武器,状告美国司法部。状告不了,还可以请有关部门提起外交抗议。最关键的是,有关企业有没有打一场国际官司的勇气和底气? k(FcM@~I@  
& # '1V  
/b?1B+  
■ 律师观点 L w9hj\?x  
${e^KMb  
“国内相关部门不能缺位” /O,$5[xe  
k180/'  
对于外国公司在中国行贿事件,昨日有律师称,对于国外司法部门提供的线索,国内的司法部门不能缺位,可以主动介入。 ZHh6nxEFYk  
qn}hnC-"'Z  
昨日,北京市邦盛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明俊表示,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北京当地的检察院可以在掌握了相关线索后,如上述美国司法部的公告等,主动开展调查。刘明俊表示,企业内部的纪检部门、国资委的纪检部门都可以调查。如确实收受贿赂,则需移交司法部门处理。“其实可以管的部门非常多,就看到底管不管”。 Q:R={[,ZEd  
M"=IE8  
2003年,朗讯贿赂事件爆发后,朗讯中国公司的几位高管被美国公司总部解职,并面临美国司法部门的追责。但在国内,到目前为止,却没有相关部门调查朗讯中国数百万美元贿赂金的去向,并追究相关人士的责任。 w_Jg1Ll&\t  
$M[PSqQkS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1) |  浏览(6871) |  收藏
一共有 1 条评论
zy6983 2009-08-16 14:48 Says:
应调查朗讯中国数百万美元贿赂金的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