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J_B
ks:@\"o:
铁路货运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最后一公里”该怎么走?笔者认为,要处理好与承包商的关系,要在整合营销、整合资源上下大力气。 sHATeOC[
U5pzx[1T+
铁路这艘巨大的资本航空母舰,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与许多大型厂矿、物流企业和法人组织形成了一种合作关系,合作的形式主要有:合资、承包、租赁、联营、联运,等等。这种合作关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方掌握客户——他们有铁路所需要的货源。 Ltzh0E?y
mw!)<O5m
撇开资本构成成分,仅仅从承包商在铁路物流运输各环节中所承担的功能去分析,这种合作关系的实质,是他们做了铁路货场本应该承担的工作。他们与铁路一样,既不是做产品,也不是做贸易,而是做了和铁路一样的物流运输这个环节的工作。他们与铁路稍有不同,铁路要承担社会功能,他们只需要奔着资本逐利的目标即可。他们与铁路有一个共同点,是把通过铁路运输的运量搞上去。他们对铁路的最大诉求,也是铁路运价再降一点、服务质量再高一点。 l!xy1i]
~+;&~\
但是也应该看到,在过去,正是他们,做了铁路不好去做、不方便去做的许多工作。他们承担了铁路与市场之间“最后一公里”的所有工作。现在,铁路开始改革了,铁路也要走向市场了,铁路该怎样走向市场呢?铁路该怎样处理好与市场对接中的各种关系呢?回到原点想问题,这个困扰铁路的问题也可以很简单,那就是:向承包商学习,像承包商一样去思考问题。可以说,铁路与市场“最后一公里”该怎么走的所有秘密,承包商都清楚。 fu8ArWI#x
0qLdL&j
铁路的货场变市场,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只要对铁路增量提效有帮助的,不管是什么样的合作方式,铁路都会欢迎。反过来,对于铁路来讲,所有的对铁路增量提效有帮助的,不管是上游的厂矿商家等供货方,抑或是同一物流环节的大小物流代办商,或者是下游的接取送达服务提供者,以及政府层面的为市场提供政策、规则的,与铁路运输有直接或者间接利益相关的,都是铁路的合作者或者潜在合作者。 SV8#xY
'p_TOF`
问题更简单了:铁路的货场变市场,于内,要建立一种适应市场的机制;于外,要通过各种方式,巩固已有的货源与客户,拉住现有的货源与客户,挖掘潜在货源与客户。之所以把货源与客户分开来讲,也是基于上文分析:客户可以是所有的与铁路的合作者,而货源一定同时也是有货想通过铁路运输的源头提供者。 |-IK
]w)Ez 2)
那么,承包商作为合作方,他们是客户还是货源呢?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处理好与承包商的关系?答案是肯定的:承包商是运输产品的客户,也是铁路运输经营的合作者。承包商为铁路带来了资本和货源客户,铁路需要他们,他们也需要铁路。铁路需要做的,就是通过整合营销、整合资源等方式,更好地激发承包商的机制活力,更大地发挥各路资本的主观能动性。 4&b_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