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文章


2016-05-31

大山深处小站情

大山深处小站情 ;yRV?82D+  
C|>U70&b  
    本报记者 李锡秉 刘毅华 本报通讯员 刘建新 ~fT\)6f  
C@3E$O2  
  5月25日,沐浴着初夏的阳光,记者从淄博市区驱车2个半小时,沿着泰山山脉蜿蜒的盘山小道一路向南,来到了淄博车务段北牟站。 dTuKc'P  
  临 (淄)泰 (安)铁路从山间穿过,风笛声回荡山间,站房就建在大弯道的悬崖上,宛若一座 “悬空寺”。 %AdCdbqM%  
  43岁的北牟站站长巩传永和他的8名同事在这里坚守和默默工作着。唯一的一趟 “绿皮车”7053/7054次列车在这里停靠,方便人们走出这封闭的深山。 |Sb n`?=F  
  深山小站的苦,其实并不是物质上的。 “在这里工作,最难耐的是寂寞,平均一个星期才能回一次家。”车站值班员曹磊说。1989年3月,18岁的曹磊来到北牟站成为一名连结员。此后的27年,他从未离开过北牟站。 \ b0Lr4R  
  车站远离城市,米、面、油等食材都要靠 “绿皮车”捎到站内。站长巩传永带领大家在房前屋后建了小菜园,休班职工没事就来到园子里打理。站上有个小伙食团,大家谁有空谁做饭。虽然条件差一些,但同做同吃却是他们一天之中的乐趣。 tcl|*HBU  
  北牟站原来有货运装车业务,红火时,车站有30多名职工。2005年,车站停办了货运业务,大部分职工离开了深山,就剩下现在的9名男职工守望着伸向远方的钢轨。摆放在老屋里那几座略显陈旧的山东省、济南铁路局青年文明号奖杯,依稀闪现着曾经的光芒。 v&svM h}  
  自1973年建站以来,一直使用的色灯电锁器连锁设备和手摇电话在去年开始的电气化改造中全部升级为微机联锁设备,半山腰那狭小黑暗的行车室也搬到了新建的信号楼里,三面环山的大弯道里终于有了不一样的风景。 w ,!GtK  
  别看北牟站小,但作业程序和标准没有丝毫简化。这里的职工每天平均接发35趟列车。由于行车室由半山腰搬到了山顶,职工接一趟车以前要上下40个台阶,现在则要上下88个台阶,一天相当于爬了一座 “摩天大楼”。 .F&G0/C  
   “因为车站两边都是大弯道,望条件很差,我们如果不提前出务,还真让人放心不下。”再有120天,助理值班员孙天真就要退休了。 nne[8a80  
   “信号好,35018次列车接近,两道接车。”18时14分,孙天真背上电台手持信号旗拾级而下走向站台。落日余晖里,他微微驼背的身影从容远去…… tYA2VD~%  
x= fE=[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2471)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