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42E
华阳集团 作者:王洁 刘涛 张建清 &t6M;/C
xN-1DT\]
提到降压站配电室,大多数人脑海里都会浮现出检修人员检修的画面。然而,随着智能化矿井建设的不断推进,配电室如今来了位“新员工”,他叫“大眼萌娃”,是一台配电室智能巡检机器人。 _/v
7WEO[[U1
“他”每天尽管24小时在岗,仍然能出色地完成巡线任务,查出了很多隐患,守卫着矿井的用电安全。 ``*f8
%rj=E|Q5
“呆萌”外表下“他”是个实力派 'cPm70v
Q,>mNX
“直行、扭头、下行……”3月22日,走进二矿桑掌35千伏降压站配电室,憨态可掬的“大眼萌娃”正快速“行走”在各配电柜前,对设备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忙得不亦乐乎。 4zG4~c0Iv
t*
L [@
“大眼萌娃”的上方,铺设了一根导轨,这是“他”每天巡检的固定线路。“机器人的运动底盘沿着导轨,能够以最快30米/分钟的速度平稳滑行,‘脖子’可以伸长到1.8米,能够适应各类巡检场景。”二矿机电工区维运二队队长姚存生说。 r%waiyVZR
^v'+6>|D
别看“他”外表“呆萌”,却是个低调的实力派。“大眼萌娃”脑袋上有一只“大眼睛”,这是一台高清摄像头,可以锁定设备实时运行情况;下方配有红外热成像温度检测系统,能够检测出哪台设备正在“发烧”。 *kT]B
9LJQ<
“‘大眼萌娃’的‘大脑’并不在‘他’的脑袋里,而是在旁边的控制室里。”姚存生说,“他”和控制室之间的沟通,是通过无线网络传送的—— 一方面,“大眼萌娃”把看到的高清视频,实时传给“大脑”,由“大脑”进行读取和分析,若巡检中发现某处设备异常,后台系统就会提示报警信息;另一方面,工作人员通过控制“他”的“大脑”发号指令,“他”就按照指令完成既定工作。 2!Rf?$]d@g
6pgah.a^
此外,在“他”的后方还装配着一个传感器,能够检测配电设备的运行状况。一旦设备温度过高或发生故障等,机器人就会自动报警,提醒监控室内的检修人员进行检查处理。同时,当机器人运行到光线较暗的场所时,会自动启动照明装置,确保巡检能够正常进行。 w[Vefb60N
(G(t>D
神通广大的“大眼萌娃”就像一个体检医生,可以随时对设备进行一次全方位“体检”,让任何隐患都无所遁形。 n,r+rjl6R
m;{XJH@o
全天候值岗“诊断”干起活来很卖力
:%oD~"
8l+!F9~|p6
在“大眼萌娃”到来前,配电室巡视全部由现场运行人员完成,每次巡检需要15分钟。人工模式、手工抄录的巡检工作量很大,且受环境因素、人员素质等影响,容易出现巡视不到位,核对不到位的情况,而且人工无法对大量数据进行科学智能分析,不能及时发现带“病”运行的设备。 ^U<m@x".
^O#
'{'I
“现如今,‘大眼萌娃’上岗后,5分钟左右便能够完成一次全机组设备巡检,可实现对配电房内的设备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及时发现设备的缺陷和隐患。这样一来,人工只需进行重点数据采集,采集时间降到了10分钟左右,职工工作强度降低不少,工作效率也提高很多。”姚存生说。 =+% oA"
eRKo?VZ
机器人代替人工,设备实现智能化管理,实现了减人提效,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巡检设备采购成本——每个机器人可完成2至4人的工作量,一年可节约用工成本20至40万元,同时和传统摄像头相比,可节约设备采购费用近百万元。 AE JLp&[
%2;K{:N
此外,机器人代替人工,还提升了操作和检修的稳定性,可实时完成隐患预测,有效控制设备受损情况。“前不久,智能巡检机器人检测到一台配电柜的一相母线温度过高而报警,值班员随即联系巡视人员前往现场查看,人工排查后发现存在母线温度传感器传输异常的问题。这个准确及时的报告让我们避免了一次大面积停电事故。”姚存生说。 q 0cw_m0
d QrsLskr
“大眼萌娃”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成功引入,是集团公司从数字化到“数智化”的一个缩影。这些智能“同事”已经成为华阳人工作中的“好伙伴”,“他们”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让安全生产更有保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
一共有 0 条评论